IMG_5357.JPG

IMG_0652.JPG

  台灣正在步入超高齡社會,你有幾個「老伴」,如果單身、失婚或老年喪偶,沒有老伴,別煩惱,老伴不是指婚姻關係配偶,而是泛指「老來一起作伴」親朋好友。

  假設你只有1個老伴,顯示你的支持網絡薄弱,生活十分退縮孤獨,僅有10個,生活樂趣相當充實獨立;20個以上,生活情趣非常多采多姿。

IMG_2359.JPG

024-1.jpg 

   一般人常指望夫妻,就是老來一起作伴,根據社會心理分析,這個迷思與事實相去甚遠。

配偶不見得是最好的人生伴侶,如果一廂情願把配偶當成理想老伴,恐怕會失望,很多性格不相投夫妻,愈老愈不肯妥協,貌合神離,相敬如冰。

100.jpg

102.jpg 

  「寄望婚姻配偶能解除寂寞,基本上是神話」。

資深兩性專欄作家薇薇夫人毫不隱諱指出,現實生活看到很多夫妻,「你走你的陽關道,我過我的獨木橋」,幾乎沒有任何交集,有些朋友有時不能把心事告訴配偶,卻能對好朋友暢所欲言。

  屏東科技大學社工系講師廖紀華也主張,老伴不是指另外一半」,一旦把全部的指望都放在配偶身上,期待對方陪伴度過晚年生活,這是生命窄化,彼此的壓力都很沈重。

IMG_5326.JPG

IMG_5332.JPG 

  經常受邀參與社區老人議題講座的廖紀華觀察,絕大多數社福團體、醫療機構服務的志工,80%都是女性,年長男性反而不願意走出來,「家庭角色互換,女性退休後走出來,男性大多窩在家裡。」

  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系曾追蹤100名退休族4年後的生活狀況,其中對生活最感滿意的退休族,平均有16名可以依賴的朋友或熟人;不滿意退休生活的,只有不到10個朋友。

IMG_1767.JPG       

IMG_1785.JPG

  團體和情感方面支援,是左右退休快樂與否的重要因素,影響程度更勝於金錢。

  即使保持單身,但有很多親近朋友、家人、鄰居,參加有意義的組織,照樣可以擴大生活圈,享受精彩的老年生活。

  老人學專家指出,幸福的退休生活至少包括6個面向,健康、感情、學習、工作、信仰,以及社交活動。

  社會支持網絡代表與他人的連結度,找對老伴不但可以提升生命品質,還能改善健康與壽命。

IMG_6684.JPG 

IMG_6688.JPG

  老年最害怕自己一無所有,沒有安全感會有恐慌,提早計劃,愈早瞭解還有哪些不足、哪些已經很豐富。

  人生下半場能具體看到健康與長壽成效的,都是因為提早計劃,用心經營社會網絡的結果。

IMG_8644.JPG

IMG_8628.JPG 

  因為沒有同伴,生活不知如何打發,足不出戶,老年自閉症或憂鬱症,更教人憂心。找伴是退休族一個重要的人生功課,絕不容輕忽。

  許多人為了追求事業,忽略友誼,而且以男性居多。對於離開職場的退休族,必須以其他社交方式製造團體歸屬感。

  友誼帶來的快樂,可說是全世界最不需要花錢的東西,友誼不是名詞,而是動詞,仍需要付出一項成本,投入的時間和努力,才能開枝散葉。

 037.jpg

040.jpg

  據專家學者建議,不妨列出一張「老伴清單」,生命重新做整理,就可以很清楚掌握自己的資源,為自己養老超前部屬準備:

  1.顧好身體健康:多多健行走路或爬山等其他適當運動。

  2.做好養老理財規劃:退休養老,降低物質慾望,偶爾結伴下午茶或旅遊,夠用就好。

  3.評估充實個人社會資源:豐沛搜集老伴、手足、親戚、同學、同事、鄰居等,都是適當的管道。

老來平凡是福,人生足矣!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阿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